智融科技拟登录科创板 IPO前夕多家私募“突击入股”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时间:2022-05-13 15:47:37

近日,珠海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融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登录科创板。有意思的是,智融科技的8名董事会成员中,除3名独立董事外,剩余5名董事中有4名曾任职于全志科技,那么“另起炉灶”的智融科技情况究竟如何呢?

《红周刊》查阅其招股书发现,此次IPO前夕,多家私募基金突击入股智融科技,存在抬高估值的嫌疑。此外,智融科技的多项会计估计也明显过于宽松,存在调节利润之嫌。

多家私募突击入股助推估值翻倍

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智融科技共经历了4轮股权转让及增资,其中有三轮分别发生于2021年5月、7月、8月,时间明显集中在IPO前夕,《红周刊》发现,其中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2021年5月,智融科技成功引入4名投资人,原股东智郡电子将其所持5%股权分别转让给深信华远、华业高创、元禾璞华和天津泰达,转让价款为4500万元,转让价格为80.79 元/单位出资额,对应智融科技投前估值为9亿元。

2021年7月,除上述4名投资人外,智融科技又引入了厦门达泰、南京达泰、长劲石、胜志芯、佰忆贝和科创高科等6名外部投资者,共认购智融科技新增注册资本 616795元,认购金额为5275万元,增资价格为85.52元/单位出资额,对应智融科技投前估值为10亿元。如此看来,智融科技两次股权变动对应的估值差异为1亿元。

同年8月份,智融科技又进行了一轮股权转让及增资,但在本次交易中,其估值出现暴涨。招股书显示,厦门达泰、南京达泰、深信华远、长劲石、安克创新等6名财务投资人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276966元,认购金额为4500万元,增资价格为162.47元/单位出资额,对应智融科技投前估值为20亿元。这意味着,时隔一个月后,智融科技的估值实现翻倍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智融科技8月份增资时,受让增资的财务投资人中除了安克创新外,其余5家均为7月份已对智融科技增资过的公司。也就意味着这些公司在一个月内两次交易的价格并不相同,且前后价格差距很大。令人不解的是,短时间内智融科技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为何其估值能得以暴增呢?

表1 2021年8月智融科技增资情况(单位:万元,元/单位出资额)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智融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国内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8月,公司预计全年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超过 100%,且公司已提出 IPO规划,因此在上一轮融资后众多财务投资人仍有较强的投资意愿。”

然而,根据2021年2月5日,证监会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为加强拟上市企业的股东监管,将申报前12个月内产生的新股东认定为突击入股。这意味着智融科技上述股东的增资行为属于“突击入股”。

更重要的是,从企业性质来看,2021年8月参与智融科技增资的6名股东中,除安克创新为上市公司外,其余5家均为私募基金公司,也就是说智融科技估值的翻倍增长,正是得益于这些私募基金的突击入股。

事实上,私募基金公司提前布局拟IPO公司的情况并不鲜见,若IPO公司估值较高,上市发行询价阶段便拥有高报价的底气和参考依据,以更高的价格发行后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而私募基金也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新股“破发”的情况越来越多,据统计,自今年4月以来上市的29只注册制新股中,有14只个股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破发率接近50%,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以及未盈利新股更是成为“破发”的重灾区。

从估值角度来看,2021年8月,智融科技的投前估值为20亿元,其2020年实现净利润为2723.83万元,估算出对应的静态PE值高达73.43倍。

此外,在2021年5月引入投资人时,智融科技的投前估值仅为9亿元,而其此次IPO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也就是说,若不是在后续的几次股权交易中估值出现暴增,其此次IPO时的估值恐怕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因此,其是否存在通过做高估值的方式来达成上市条件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关键词: 智融科技拟登录科创板 IPO前夕 私募突击入股 利润调节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360家上市公司炒股 要么“跨界投资” 要么“同业布局”
下一篇:最后一页